上星期在商周學院當客座教授分享逆境時,反而是很多學員對於我如何經營品牌有更多的好奇,他們問我:「經營品牌,什麼是讓你最感到挫折的?」
我回答:「是教育, 因為當你花了百分之三百的力氣去推廣新概念或新市場時,好不容易推廣成功後,立刻會有其他品牌來抄襲你的作法,會來撿現成的便宜」
九年前我們花了大量的心力,勇於當第一個面膜品牌去教育歐洲的市場,當歐洲市場接受了片狀面膜之後,造成了大量韓國面膜品牌跟風,卻只用我們售價三分之一的價格去搶佔歐洲市占率。 (但卻不是用高品質,有真正抗老效果的生物纖維面膜跟配方,而是用平凡的布)
過去我們連續六年用面膜在英國美妝奧斯奬PureBeauty awards獲得最抗老奬,就立刻有大量的他牌也學習這樣的做法說自己也得奬,只是有些品牌卻是報名比較容易得奬的低門檻比賽,或是用買奬項的作法。
我們提提研前衛的作法,造成了很多台灣保養品產業的前輩跟晚輩的有樣學樣,但我們真的沒有酸民的心態啦,反而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我們影響了產業的思維,讓更多企業家的視野不再只看到中國跟東南亞easy money的短線操作,而是勇於挑戰歐美這個保養品產業最挑惕的舞台。
跳脫出舒適圈,一向是最難的,尤其又沒有前車之鑑可以參考。
像是這次我們品牌提提研的年終開賣,我們捨棄了以往大量生物纖維面膜的組合做法,反而想要教育一套全新三步驟的1(前導噴霧)+2(面膜導入)+3(乳霜封存)的全方位面膜保養新概念。
這是一條不容易的路,以銷售的角度來看,我並不看好,因為這樣的概念需要大量的教育。
而教育新概念往往是最困難最吃力不討好的。
我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的第一件事,先打坐一小時靜心,內觀掃描自己身體的每一部份,去感受自己的頸肩,心臟,胃,髖,背,手,大小腿,是否有哪一部的的氣有阻塞,藉由這些身體細膩的反應機制來提醒自己心理上的焦慮或是生活作習要小心觀察。
這樣的靜心的賽前準備熱身,對於接下來要工作的一整天會有很大的幫助跟專注力。
這會讓我在工作上跟同事的討論過程中,當我發現員工的意見跟我相反時,我跟他們吵得眼紅脖子粗時,我會警覺自己的的脖子動脈好像快中風了。 這時我會立刻停下爭吵,趕緊離開現場去喝好多杯好多杯的水,嘗試讓自己冷靜下來。讓脖子跳動很快的動脈慢下來。
然後回到現場,冷靜的跟同事們說:「沒關係,就讓你們用你們的方式去試看看這次的年終禮盒吧,組數跟內容跟行銷方式交給你們決定」
果然如我所預料,這次的年終組合沒有以往的爆發力(像是十五分鐘賣30萬片)。
但是我沒有任何責怪,也沒有放馬後炮在那邊酸說,「早就告訴你們這樣的組合不會賣」
反而是貼心的,安靜的不出任何意見
把舞台交給他們,讓他們去思考為什麼業績沒有以往那麼好。交給他們去解決。
沒想到,他們想的解決方案,跟我們夫妻想的一樣。
就是,對於新產品跟新保養概念的教育的還不夠徹底。一旦他們發現了這個關鍵點,團隊們開始自發性的努力用各種不同角度去跟消費者溝通。讓他們知道,這並不是一隻平凡的噴霧水
於是,我們突破了以往的銷售節奏,不再只是第一天的業績暴衝,而是後續每一天的銷售成績都很穩定。
我很驕傲我們的團隊,比以往都還驕傲,因為他們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是那種可以靠自己克服逆境的價值。
如果你們也對於這次所推出的新產品跟新概念也使用後有感的話,請幫我們分享或是留言告訴朋友們,我們這次的新組合大概再賣一個多禮拜就沒貨囉。(以目前的銷售速度來看的話)